——人大附中三亚学校、人大附中海口实验学校青年教师联合研修培训活动
青年教师是学校最具活力的教师群体,是教育教学的生力军。为促进青年教师更好更快成长,12月18日-19日,人大附中三亚学校、人大附中海口实验学校举办了联合研修培训活动,共有140名教师参加,旨在搭建学习提升、相互交流及展示的平台,引领和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三亚市林旺中学部分教师也参加了培训。
一、分组指导 研讨交流
18个学科培训组,同时进行了专家专科指导讲座、从单元教学设计到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点评、细化教案和教学经验交流几个环节,指导有效教学,让课堂教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们的教学水平。
人大附中三亚学校一直以来注重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注重进行先进教育教学思想的引领,制定了青年教师听评课制度、教案与听课记录的检查评选制度,青年教师汇报课制度等。培训中,我们强调重视课堂教学,从备教材、备知识、备过程、备学生四个方面,开展教学设计,从而达到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目标。作为青年教师,要成长为高层次、高水平的专业骨干,必须要有高水准的引导,并从自身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二、专家引领 授业解惑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周萌老师作了题为《智慧耕耘“拔节孕穗期”》的报告。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周老师讲述了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凝聚班级、树立威信;用心设计班级德育课等。在平凡的班主任岗位上,周萌老师绽放出了耀眼的光彩。随后宓奇校长点评:周萌老师在情、理、智三个方面完美诠释了一个老师的成长,老师们应该向周老师学习、看齐。
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的刘祥志老师在《从我的成长看教师的幸福感》的报告中表示,主题班会、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工作的左膀右臂,每个学期的班会课主题设置与班级文化建设中感悟到的“聆听与引领,表达与反思”都是相辅相成、不可替代的。
在教学上,刘祥志老师总结了一套听课备课、教学研究能够不断精进的办法,这其中稳定持续的学习过程和厚厚的教案本详案就是最好的见证。作为教师的幸福感就来自于和学生组成了成长共同体,从学生的成长和变化中汲取能量和动力。宓奇校长点评,刘祥志老师,在宏观上,有规划、有层次;微观上,备课有雕琢、课后有反思,树立教育信念,秉承持之以恒的执着精神,将教师工作作为终身事业在用心奉献。
人大附中深圳学校陈惠芳老师的报告《做新时代的好老师》,表达了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从学校发展历程出发,鼓励青年教师根植沃土,把握机会,以榜样为目标,努力成长,学校永远是青年教师们成长的助推器。同时,也对青年教师成长充满期待,要不负韶华练内功,做新时代的好老师、做幸福的老师。
李雅杰副校长表示,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一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热爱,二是对这个职业的用心。“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提醒每位青年教师避免职业倦怠,享受教师的幸福从教之路。
三、交流互动 培训感言
四、集体团建 凝心聚力
在业务专项培训过后,学校还安排了集体团建,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精神,强化青年教师们的凝聚力,增强青年教师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和人大附中三亚学校的归属感。
走下三尺讲台,回归自然怀抱,青年教师们在轻松愉悦的团建氛围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释放了压力,放松了身心,增进了沟通,凝聚了力量,同时,也展示了青年教师团队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青年教师们表示,虽然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但是在这里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人亚人的别样幸福。
我们因教育结缘,因选择相聚,因信任共赢。相信青年教师一定会在不断的历练中快速成长,一步步成为我校教育教学的中坚骨干,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与人大附中三亚学校共同携手铸就教育梦想,在教育的土地上发出青春的光和热!
图片:陈剑 董立香
文字:陈剑
编辑:那兰金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