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发布者:人大附中三亚学校 时间:2022-04-29 阅读数:498

摄影

 

摄影基础课程大纲制定的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影像创作思维、艺术审美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GZXX029

课程类别:社团活动类

授课教师:梁辰、杨通

授课对象:高一、高二年级学生

开课学期:2021-2022年第二学期

开课学分:2学分

指定教材:《摄影基础》,米高峰 王顺辉 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参考教材:《摄影师的视界》,(英)迈克尔·弗里曼 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

:《摄影光线造型基础》,赵欣 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

 

二、培养目标

 

使学生了解摄影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巧等。借鉴国外摄影艺术教学方法,注重学习方法的可操作性,从基本摄影技术到摄影审美能力培养,逐步进入摄影不同层面的艺术创作。同时精选大量图例照片作为讲解的范例。提升学生的影像创作思维、艺术审美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要求

 

正确掌握日语发音,掌握约3000个常用单词,正确理解初级日语语法,正确使用所学基本句型。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能够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当或稍难的课外读物,能够写简单的书信和文章,了解一定的日本社会文化常识。

 

四、课程主要内容

 

1.就这样玩转摄影

2.构图决定成败

3.构图决定成败、观察与发现

4.构图决定成败、构图与取舍

5.构图决定成败、画面掌控力

6.光线与影调

7.驾驭色彩

8.摄影美学、审美与表现

9.专题摄影

10.学生结课作品展评

 

、教学原则

 

摄影基础课程的全程教学,要求教师理论与实践结合,融会贯通,按照内容分4个知识模块进行教学;这4个模块分别是:基础知识学习--基本功练习---创作---提高,分述如下。

  (一)第一个模块要求: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本课程最基本的要求是将头脑中的创意准确的用摄影的手段表现出来,所以从基础的光圈、快门、感光度、曝光、测光等基本摄影知识为起点,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摄影基础理论储备。

  (二)第二个模块要求:摄影表现——基本功练习

  基本功练习是摄影基础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用二维的平面照片记录、表现三维的立体空间,用摄影的技术手段表现被摄体的体积感、空间感、质感等。

  (三)第三个模块要求:创作

  在详细了解学习了最基础的摄影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摄影表现的基本方法之后,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进一步的创作型拍摄。使学生不再是简单的用相机记录客观存在,而是通过艺术化手段把头脑中的想法创意表现出来,形成创作加工后的摄影作品。

(四)第四个模块要求:提高

  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把自身的内涵、修养、积淀触类旁通地抒发出来,付之于摄影创作之中。 

要求学生在课程展开过程中能够按照教师授课进度循序渐进的掌握课程核心内容、提高学生岗位适应性,锻炼摄影思想表达能力,满足摄影表现的整体性素质要求。

 

、教学方法

 

(1)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改变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

(3)采用研究式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4)注重实践教学,强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测试评估

 

本课程的学生成绩评定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构成。所占比率为过程性评价占70%,终结性评价占30%。

过程性评价包括“考勤、课堂互动、课堂作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