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主持(基础)
《演讲与主持》在学生的创作应用于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基础,也在普通话语音形象上、语言表达、主持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该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需要坚持不懈地反复练习。本课程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语音、发声、口语应用、主持创作等方面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发声意识,并结合作品进行分层次练习,以达到不同声音创作的需要。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GZXX030
课程类别:社团活动类
授课教师:辛凯强
授课对象:高一高二年级学生
开课学期:2021-2022年第二学期
开课学分:2学分
指定教材:《播音发声学》, 徐恒: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定价:10.00,ISBN:9787810044813
参考教材:1.《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林鸿: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二版,定价:40.00,ISBN:9787308138925
2.《播音员主持人语音发声教程》吴洁茹,王璐: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2006年7月第一版,定价:25.00,ISBN:9787507825916
二、培养目标
知识目标——本课程分别从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声音的弹性和情、声、气的结合等部分讲解演讲主持创作的基本原理和艺术语言发声的要求及需要掌握的要领,并配有较充分的练习材料。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演讲主持的基本技巧,运用正确的、科学的声音创作方法逐步改变、纠正演讲主持中常见的问题,从而达到气息通畅,有一定控制能力,声音清晰、集中、圆润、明朗、朴实、大方,运用声音弹性的变化能够做到情、声、气结合以适应不同语言环境语言表达的需要。
能力目标——演讲与主持这门课程的培养,内容涉及有效语言创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效语言创作的基本技巧,团队合作中的有效沟通技巧,特殊语言应用表达技巧,不同类型的行为特点及语言表达模式,有效语言表达的完整过程等,旨在使学生能够完全掌握演讲与主持的实战应用能力。
素质目标——在本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演讲主持能力前提下,努力更进一步致力于学生的成功心理培养:自信心理的增强,担忧心理的抑制,目标定位的准确期待,意外挫折的极限承受,塑造学生个人“影响力”与“品牌力”的全面体现。
三、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使学生掌握演讲主持创作的基本理论,运用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方法做到情、声、气结合以适应不同语言环境语言表达的需要;同时结合实践创作对学生基本演讲与主持创作方面如语音、发声、控制、创作等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应用场景,并结合作品进行分层次练习,以达到不同声音创作的需要。
四、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学年(以课时表格的形式呈现)
1.你与众不同----口才也有个性
2.语言传播技巧
3.思维模式优化训练
4.舞台场景主持训练
5.此处无声胜有声----态势语
6.如何进行专题演讲
7.即兴演讲的技巧
8.如何提高论辩水平
9.演讲主持实操
10.竞赛指导
五、教学原则
《演讲与主持》这门课程的目的是重点做到学生的成功心理培养:自信心理的增强,担忧心理的抑制,目标定位的准确期待,意外挫折的极限承受等。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进行有效的编码、解码与反馈。本课程帮助深化对“演讲创作”的认识,掌握高效主持技巧的秘诀;通过演练培养学生的亲和力与演讲力,快速建立个人影响力;实现个人在语言创作应用领域中的更大价值。《演讲与主持》这门课程的培养,内容涉及有效语言应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效语言表达的基本技巧,实践应用中的有效沟通技巧,特殊语言表达技巧,不同内感官类型的行为特点及语言表达模式,有效语言表达的完整过程等,旨在使学生能够完全掌握语言表达的高效沟能技能。
六、教学方法
课程采用“点、线、面结合”的形式开展。主要采用课程实验教学、案例教学、开放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多种教学方法,打破固有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达到熟练应用演讲主持技巧并进行语言创作的需求。
七、测试评估
本课程的学生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三部分构成。所占比率为平时占30%,期中考试占20%,期末考试占50%。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课外作业、上课出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