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的实验课堂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高中生物课程应当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新课标要求我们重视发展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是使学生得到更好发展的关键。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GZXX005
课程类别:学科拓展类
授课教师:杨通
授课对象:高一、高二年级学生
开课学期:2021-2022年第二学期
开课学分:2学分
指定教材:《生物技术与工程》,朱正威等,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
参考教材:《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4版,张丽萍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基础分子生物学》第2版,郑用琏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二、培养目标
杨老师的实验课堂为生物学科拓展课程,本课程开设一个学期。《标准》确定的课程理念是: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按照课程理念,教学中要汪意更渐课程內容,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现实生活的联系;优化学习方式:改进评价方法;增强课程与学生自我发展的联系,帮助学生规划人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根据《标准》设定的上述目标,本课程旨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的要求对科学素养的形成都同样重要,缺一不可。教师要在重视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加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目标的实现,在每个模块的教学中,全面落实三个方面目标的要求,组织好探究性学习。
三、教学要求
正确掌握实验原理,掌握书上探究·实验的实验步骤,正确完成实验探究:
- 探究活动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 要有值得探究的问题或研究任务
- 要有民主的师生关系和求真求实的氛围
- 探究性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不应成为唯一的方式
四、课程主要内容
- 欢迎来到杨老师的实验课堂
- 制作传统发酵食品
3.酵母菌的纯培养
4.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5.菊花的组织培养
6.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7.DNA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一)
8.DNA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二)
五、教学原则
1.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1.1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2 教师要科学的定位生物学科
1.3 教师要在实验教学中渗透探究思想
2.善用提问进行启发
3.优化评价方法
4.借助媒体教学
六、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在任课教师主讲的前提下,可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倡现代化手段教学,注重让学生多动手实践,了解实验室,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生物核心素养。
七、测试评估
本课程的学生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二部分构成。所占比率为平时占50%,期末考试占50%。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实验结果、上课出勤”等。